瑞安颖梁实业投资有限公司

歡迎來到天臺人才網!
讓《少年濟公》躍上熒屏
2009-05-27 09:00:58 閱讀量:396 來源:天臺人才網 作者:天臺人才網

      2009年6月6日(農歷五月十四)是濟公“活佛”圓寂八百周年紀念日,一部以少年濟公故事為題材的電視系列劇《少年濟公》將在濟公故鄉(xiāng)——天臺山開機拍攝。 

      由天臺影視俱樂部、臺州電視臺影視文化欄目籌備拍攝的8集電視系列劇《少年濟公》,以南宋為時代背景,以濟公李氏家族文化和天臺山文化淵源為文化背景,通過少年時期濟公的一系列故事,塑造少年濟公形象,體現(xiàn)歷史文化造就了濟公,佛國天臺山孕育了濟公,天臺山文化催化了濟公,展示深厚濃郁的地方人文民俗,謳歌人性的真、善、美,為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眾提供人生觀、價值觀和道德觀教育的寓教于樂的大眾藝術作品。  
       濟公是從美麗神奇的天臺山走出去的傳奇人物。濟公故事產生于我國南宋時代。在民間,關于濟公的美麗傳說和濟公那詼諧機智、大慈大悲的人物形象,可謂是家喻戶曉,婦孺皆知。從南宋起直至近代,以濟公為題材的文藝作品層出不窮,妙趣橫生。特別是由我國著名藝術家游本昌主演的電視連續(xù)劇《濟公》,深受人民大眾的喜愛。但到目前為止,以濟公為題材的文藝作品,反映的大多是出家后的濟公故事,而以出家之前濟公成長歷程的故事為題材的影視作品,可以說還是一塊空白。 
      天臺山是濟公的故鄉(xiāng),濟公生于斯、長于斯。濟公在其《自述》中言道:“幼生宦室,長入空門”,是天臺山水孕育了濟公,是天臺山文化催化了濟公。作為濟公故鄉(xiāng)人,著力宣傳濟公,大力弘揚濟公文化精神,這是責任也是義務。天臺人對濟公有感情,天臺人對濟公更了解,天臺人對濟公更熱愛,天臺人拍攝電視連續(xù)劇《少年濟公》對樹立天臺山美好形象,進一步擴大其知名度和影響力,真正打出濟公故里旅游品牌,促進旅游業(yè)的發(fā)展,是一件有益于社會、有益于大眾的事,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。 
      濟公扶危濟困、懲惡揚善、關愛民眾的人文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,濟公文化精神是最應該推崇的一種民族精神,近千年來,它一直教育、激勵人民大眾推動著歷史的前進?!渡倌隄分v述的是少年濟公成長歷程的故事,謳歌的是人性的真、善、美,劇中力圖詮釋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、道德觀,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。
      濟公“活佛”深入人心,但濟公為什么會成為“活佛”?到底是什么原因使?jié)ɡ钚蘧墸仐壐毁F的家,拋棄功名,走上出家成佛的人生之路?是什么原因使?jié)哂袕V大的慈悲胸懷?這一切的淵源究竟在哪里?《少年濟公》演繹的濟公,不是一個遠離塵世、酒肉穿腸、瘋癲不羈的傳說人物,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。濟公從一個凡人最后成為世人敬仰的“活佛”,他的舉止行藏,他的形象,仿佛就是人們身邊活生生的學習楷模。該劇將重點突出體現(xiàn)歷史文化造就了濟公,佛國天臺山孕育了濟公,天臺山文化催化了濟公。劇中充分展示深厚濃郁的地方人文民俗,謳歌人性的真、善、美,把一個個情節(jié)簡單的少年濟公故事,演繹為一出出懸念迭起、妙趣橫生、富有社會教育意義的社會正劇。
     《濟公傳說》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資源之一?!稘珎髡f》已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。拍攝并播放電視連續(xù)劇《少年濟公》是保護和利用《濟公傳說》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際行動。
    我們創(chuàng)作、拍攝《少年濟公》,冀望將少年濟公形象搬上熒屏,推向大眾,讓深埋天臺山沃土中的“美玉”露出其光澤來,并借以吸引國內眾多影視制作中心和影視名星慧眼識珠,積極參與,能將此劇推上更加專業(yè)的層次,目前我們所做的正是“拋磚引玉”的工作。
     拍攝電視連續(xù)劇《少年濟公》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,但在實施過程中也遇到了諸如運作資金、設備購置等一些非常實際的困難和問題,但我們堅信,《少年濟公》一定會得到大眾的支持與幫助。最近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劇組的組建和演職人員的報名、挑選活動,更堅定了我們的信心。我們也相信,縣委、縣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也一定會大力支持《少年濟公》的拍攝。這幾年來,縣委、縣政府對濟公文化越來越重視,就是重要的佐證。 
     祝愿《少年濟公》早日躍上熒屏,走出天臺山與大眾見面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求職標簽
訊息分類
熱門文章
张家口市| 沈丘县| 翁牛特旗| 凤庆县| 丹凤县| 铜陵市| 余庆县| 桓台县| 沁源县| 宣威市| 乐至县| 普兰店市| 武乡县| 邳州市| 昌平区| 青神县| 濉溪县| 绵竹市| 涿州市| 威海市| 巴彦淖尔市| 石林| 南木林县| 杭锦后旗| 福贡县| 曲靖市| 万全县| 紫云| 莫力| 彭阳县| 连江县| 黔西| 洛宁县| 贵港市| 湟源县| 武平县| 民乐县| 昌吉市| 紫云| 呼和浩特市| 百色市|